2024年12月18日下午,为加强学生对研究性论文写作的了解,帮助学生打下研究性论文写作基础,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举办以“启航科研:研究性论文写作基础”为主题的科研讲座,共有30名同学参加。本次讲座由任强老师主讲,邓秋菊、林华艳老师旁听。

讲座伊始,任强老师提纲挈领地指出,在科研领域,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是每位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到论文写作中的重难点,同时考虑到参加讲座的同学们对论文的了解程度不一、写作水平不一,任老师细致的向同学们讲授了应该如何写好一篇研究型论文。
首先,任老师向大家明确了研究性论文与其他类型论文的区别,强调了研究性论文在学术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他指出,研究性论文不仅是展现出研究成果,更是作者创新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的体现。

在讲解到论文结构布局方面时,任老师详细介绍了从题目到结论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应如何撰写题目以吸引读者注意、如何进行引言的撰写以展示研究的重要性、如何描述研究方法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如何呈现结果以清晰展示研究发现以及如何撰写讨论和结论以深刻总结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任老师在讲座中为同学们精心挑选了众多论文案例作讲解分析,使晦涩抽象的科研论文写作变得生动具体。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何写作,任老师推荐了一些论文写作工具,包括Deepl、Academic Phrasebank等英语写作辅助神器,以及一些专业名词查询神器。任老师特别指出,在撰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模仿是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先寻找5篇与自己研究方向和内容高度相关的论文,通过仔细分析和模仿这些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学习到论文的标准结构、语言风格和论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形成具有原创性的论文,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同学们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写作规范,但必须确保遵守学术诚信和版权规范,避免抄袭,并确保引用和参考的准确性。这样,研究者不仅能够学习到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还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和方法。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不仅让他们在如何进行研究性论文的写作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坚定了他们未来对科研工作信心,他们将学以致用,保持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多看多学多思考,积极投身到科研工作中。
讲座最后,邓秋菊老师对本次系列讲座进行了整体回顾和分析,同时对每次都来参加讲座的同学们予以鼓励,她表示,在下一学期,重点实验室将继续举办此类讲座,加深同学们对科研工作开展的兴趣,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从而更好促进学校浓厚学术氛围的营造,重点实验室所有老师都无比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希望同学们在讲座中都能够学有所获。

图:郭宇维
文:张浩、郭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