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快讯>>正文

【掌握阅读技巧,提高研究效率】——重点实验室2024学年第二次科研讲座兼研讨会

2024年12月06日 15:20  点击:[]

2024年12月4日下午,为切实解决学生论文阅读需求,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举办以“如何进行论文的科学、高效研读”为主题的研讨会,共有19名同学参与。本次活动特邀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方伟教授出席参会,林华艳和刘海川老师旁听。

讲座前,李方伟教授对学生们说到:学生作为科研领域的新生力量,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我们重点实验室也很关注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和老师们的思想进行了很有效的碰撞,很多时候这种碰撞就能激发出科研的火花。科研就是逻辑,逻辑就有合理性,你们在分析思路方法的过程中,也是在找问题,逻辑通了,工作就干成了,学会怎么看论文、怎么看懂论文也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重点实验室也十分看重学生科研这部分工作,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找我们的老师或者我进行一个交流沟通,我们也会对大家的问题认真回复。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学有所获。

讲座伊始,主讲人邓秋菊老师首先提出明确阅读目标有助于同学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阅读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其次,她建议同学们可以先阅读摘要和结论部分,有助于同学们快速抓取论文关键词,把握论文主旨,并且快速筛选出与研究目标最相关的论文,最后,邓老师再次向同学们建议,在阅读一篇论文时,可以通过关注摘要和结论,迅速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价值。另外,在选择筛选论文方面,邓老师介绍了利用关键词、作者、发表时间和标题摘要等信息来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有利于同学们在海量文献中快速找到最有价值的资源。在座的同学们纷纷点头,认真记录下邓老师提出的方法和建议,现场气氛专注而积极。

接着,邓老师详细介绍了论文的IMRaD结构(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帮助同学们多角度理解论文内容,更好地把握论文的逻辑和重点。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现场的互动尤为热烈,同学们积极提问,邓老师耐心解答,让讲座内容更加生动和实用。邓老师还强调了记录关键信息和用自己的话总结论文核心内容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帮助辅助记忆,更是扩展理解深度的有效方法,通过日常阅读做笔记和凝练总结,同学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内化论文内容。

“人工智能时代,要学会让传统阅读和人工智能阅读相互结合。”邓老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在论文阅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邓老师列举了多款AI工具,如豆包、Kimi、智谱清言、通义千问等,并分别列举了它们在跨学科研究、搜索、数据分析及论文润色等方面的优势,告诉同学们,合理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论文信息。

在阅读论文时,邓老师强调了运用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论文内容,并从学术逻辑、全面系统认知及关联观点等方面引导大家进行思考。同时,对于如何提高AI工具的辅助效率问题,邓老师也向大家提出了在提问中明确目的与方式的建议,可以在使用中让AI生成更符合需求的内容。最后,邓老师从阐述研究的兴趣和背景,分析论文与研究的关系,记录参考文献、总结信息并加入个人批判性观点等方面,向大家提供了具体的公式与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在阅读论文时系统地整理和回顾。

此次讲座对同学们在未来如何科学、高效运用工具去阅读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学们在讲座中认真聆听邓老师的授课,对提到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仔细做好笔记,在讲座结束后,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科研讲座的开展为现阶段对开展科研学习、论文阅读较为迷茫的他们指明了方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邓老师也在讲座最后提到:我希望通过这场讲座,同学们能够掌握更为高效的论文阅读技巧,并学会如何利用AI工具辅助科研工作。未来,此类活动仍将继续开展,我们希望每一个对科研有兴趣、有想法的同学都可以加入我们,重点实验室的所有老师都会为同学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祝愿同学们通过这系列的讲座,可以在科研论文阅读与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期待与同学们一起,不断探索和进步,重点实验室永远欢迎大家。

                                                                                                          


                                                                                                          图:郭宇维

 文:张浩、郭宇维